沈阳理工大学学科评估(沈阳理工大学学科评估第五轮)



沈阳理工大学学科评估,沈阳理工大学学科评估第五轮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辛阳

编者按:近年来,沈阳理工大学紧扣时代主题,每年利用寒暑假组织近万名青年学生,实践足迹遍及全国28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走进街道社区,深入田间地头,探访红色基地,投身企业一线,开展党史学习、理论宣讲、社区实践、乡村振兴、志愿公益、文化宣传、疫情防控。

尤其近三年以来,沈阳理工大学寒暑假组织超过两万名学生,指导教师超过700人次,组建近4000支实践团队,走访全国28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形成实践成果3000余份。他们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在实践育人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在培根铸魂中不断续写新的篇章。

参加社区实践,用志愿红助力家乡发展

2022年寒暑假以来,沈阳理工大学2020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罗超作为四川省广安区浓洄街道办事处大学生兼职团工委副书记,一直服务在街道办基层一线。

“陈书记,你们社区这周的青年大学习还有几个人没完成,麻烦您催一下。” “周书记,你们社区核酸检测需要多少名志愿者?我去安排。”“曹常委,30名大学生志愿者已经安排好了,下周就能让志愿者去辅导儿童功课。”罗超在街道办正忙碌着与所辖社区的负责人进行沟通。

罗超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以浓洄街道办事处团组织为平台,以解决社区基层治理难题为出发点,结合辖区“返家乡”青年志愿者力量,通过策划、组织、实施志愿服务项目,协助各社区组织开展了消防安全宣传、疫情防控宣传、燃气信息录入、核酸检测服务、辅导儿童功课、走进社区助力文明城市创建等志愿服务项目,为各社区与青年志愿者们牵线搭桥,形成合力,让志愿红在社区基层治理中展现青春力量。

投身疫情防控,在行动中彰显青春担当

三年多来,许许多多90后、00后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利用寒暑假时间,纷纷到家乡各级党组织、团组织报到,通过“返家乡”社会实践助力抗击疫情,他们的身影总是出现在道路关卡、核酸检测点、居民楼、养老院等急难险重的工作岗位,沈阳理工大学2019级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高禄雨就是其中的一员。

起初第一次参与当地志愿者招募时,因为还差几天才满十八周岁,担心年龄不符合要求而内心忐忑的他,在后来的志愿服务中完全可以独当一面。“我还能坚持几个小时,我和你们一起!”“老年人是易感人群,养老院是重点关注地区,要去得勤一些。”高禄雨经常和身边的队员说。即使在自己的休息时间,高禄雨在日常工作中也是心中总有牵挂,他线上线下“同步发声”,协助当地团县委完成志愿者纪录片录制、防疫新闻稿件撰写、参与人员、车辆排查等工作,工作中一丝不苟,每天早出晚归,然而这份工作,每逢寒暑假,一干就是三年,直至疫情向好稳定。

每每回忆起这三年,高禄雨总是感慨到:“内心的温暖,无时无刻不体现在居民送来的牛奶热水,无时无刻不体现在一声声问候中,感悟到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青年强则国家强,与众多年轻战友共同奋战,十分骄傲,十分感恩。”

走进校企合作企业,在调研实践中实现军工报国梦想

沈阳理工大学2022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生赵义滔,现就职于辽宁北方华丰特种化工有限公司,回想起大二暑假时参加校企联盟社会实践的经历,仍然满怀激动,历历在目。

2020年8月,赵义滔跟随实践团队来到军工企业开展调研实践。“在企业的展览中心里,聆听着工作人员的悉心讲解,看到一件件大国重器星罗棋布般地映入眼帘。在生产车间里,一部部机器设备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有条不紊地运行,操作、巡检、责任各个岗位相互配合,还有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一步一步现场实践操作的体验。这些都让我见识到我国军工工艺的精湛和国防实力的强大。”赵义滔不禁感慨道。

“那次宝贵的调研实践经历,让我更加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锚定了日后的学习方向和奋斗目标,笃定了投身我国国防事业的坚定信心。我也是朝着这个目标一直奋斗努力着,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各方面综合素质,终于实现了军工报国的人生理想。”

VR科技赋能云端支教,让红色精神“动起来”“火起来”“潮起来”

2023年寒假,沈阳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郭明义爱心分队“筑梦E+”实践队开展“弘扬井冈山精神,构建‘123’成长伴学新范式”云端伴学活动,利用赴井冈山社会实践开发出的VR技术,对中小学生开展创新性红色教育。

“如何创新内涵丰富、形式新颖、特色鲜明的云端伴学活动?”“如何让更多青年学生深入了解井冈山红色文化?”“如何实现‘网络云学+红色研学+科技助学’的有机结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同时也是作为团队学生负责人的马楷越带领团队成员进行活动策划时不断深入思考、自我发问。

“团队通过VR虚拟体验课堂,打破时空地域限制,将八角楼、黄洋界、龙江书院等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深度融合,学员仿佛身临其境,感悟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马楷越介绍说,“我们将暑期井冈山实践所观、所感、所学,都转化到我们的云端课堂之中,真实地实现了井冈山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马楷越带领团队成员以井冈山红色文化为支撑,以VR数字科技为特色,将红色文化与我校兵工精神深度融合。他激动地说:“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红色教育的互动性、趣味性和延展性,更为学员们打下了深深的红色思想烙印!大家深刻体会到了井冈山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并表示用实际行动践行井冈山精神!”

实践成果亮点多多,育人工作任重道远

“建立‘团队集中+灵活分散’特色实践模式,利用信息化平台保证实践育人科学化是多年以来我校实践育人工作经过不断探索凝练出的新成果。”胡骥介绍,学校利用自身多学科发展的优势和兵工特色,积极与军工企业、红色教育基地、村镇社区等多元化实践资源进行对接。结合正在推行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和“实践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平台,从任务下达、团队组建、开展活动、报告提交、考评总结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记录跟踪,教师对信息数据可以随时调取和总结,将社会实践在相应的实习实践模块进行赋分,保障整个实践过程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切实提高社会实践的育人效果。

沈阳理工大学团委书记黄月说:“当前,VR技术赋能全民国防教育,作为我校依靠数字技术和高科技手段培养国之栋梁的特色做法,正逐步应用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学校专业技术团队着力打造出的沉浸式VR‘元宇宙’全景体验‘菜单’,让红色文化更加立体、丰满、生动,取得了不错的实践育人成效!未来,学校将不断发挥自身科技优势,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赋能,积极探索出更加多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实践育人新模式。”

沈阳理工大学学科评估(沈阳理工大学学科评估第五轮)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