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研究(史学研究方法有哪些)



史学研究,史学研究方法有哪些

从公元317年西晋南迁至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在百余年间里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在以北方为主的广大地区群雄逐鹿,狼烟频起,割据势力迭兴迭灭,先后形成十几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

北魏史学家崔鸿所著的《十六国春秋》,记载的就是十六国此起彼伏极其混乱的一段时间的史事。崔鸿,字彦鸾,北魏东清河鄺(今山东平尿县)人。约生于北魏孝文帝初,卒于北魏孝明帝孝昌年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史学家。

崔鸿是名声显赫的清河崔氏家族中的一员,清河崔氏出自先秦时期齐鲁旧族。崔业,字伯基,西汉东莱侯,居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西北),为清河崔氏始祖。崔氏宗族在曹魏时期家门兴盛,经过十六国时期的发展,至北朝达到鼎盛,成为北方的甲族,居山东士族之首。但在北魏太武帝时,“国史之狱”使以崔浩为代表的地位最显赫的崔氏房支遭到毁灭性打击,此后一蹶不振,家族重心逐渐转移至徙居青齐地区的房支。崔鸿所属的房支就是徙居青齐地区的一支。

崔鸿的曾祖父崔旷,早年随鲜卑族南燕的开国君主慕容德南渡黄河,迁居于青州之时水。东晋安帝义熙七年,刘裕灭南燕,收复青州故地。崔旷遂仕南朝宋文帝,任乐陵太守。崔鸿的祖父崔灵延在宋孝武帝时为龙骧将军、长广太守,被封为“关内侯”。

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北魏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平定三齐,崔灵延以败军之将而被迁徙到北魏代京附近,清河崔氏南渡黄河定居青齐地区的成员从此回归并仕于北魏。崔鸿的父亲崔敬友曾任本州岛治中、梁郡太守;崔鸿的伯父崔光官至太子少傅、司徒、侍中、国子祭酒,曾参与撰修北魏国书,成为拓跋王朝倚重的大臣。从此,以崔光为代表的崔氏成员以其身世与“家学”,适应了魏孝文帝改革的需求,仕途腾达,使家族重新兴旺起来。

出身于这样的官宦世家,崔鸿的仕途也是一路平坦,历仕北魏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三朝。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崔鸿“拜彭城王国左常侍”,北魏宣武帝景明三年,“迁员外郎,兼尚书虞曹郎中,敕撰《起居注》。

迁给事中,兼祠部郎,转尚书都兵郎中。”永平初,豫州人白早生叛乱时,拜崔鸿为行台镇南长史,协助镇南将军平叛,后“徙三公郎中,加轻车将军。迁员外散骑常侍,领郎中。”延昌四年,“迁中散大夫、高阳王友,仍领郎中。其年为司徒长史。”正光元年,“加前将军,修高祖、世宗《起居注》。”

正光五年,受诏修国史。孝昌初,“拜给事黄门侍郎,寻加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给事黄门侍郎是随侍皇帝左右,传达诏命,备皇帝顾问之官;散骑朝侍是规谏皇帝过失的官职。这两个官职,皆为门下省的主要官员,可知崔鸿当时与皇帝接触之多、权力之重。崔鸿卒后“赠镇东将军、度支尚书、青州刺史。”

从崔鸿的仕途经历可以看出,他的职务变迁非常频繁,但即便如此,他仍然能够写出名扬后世的《十六国春秋》,这除了崔鸿自己要付出的艰辛劳动外,还与崔氏家族的好学之风对崔鸿的影响密不可分

对于世家大族来说,文化往往是他们立足于社会并进而从政的基础,是保持其政治地位的工具。各世家大族要想保持门第兴盛,世代承传,必须加强对其子弟的文化教育,培养其德行和才干。清河崔氏作为中古时期的世家大族,更是秉承了大族传统的文化教育。曹魏崔琰“年二十三,……读《论语》、《韩诗》。

至年二十九,乃结公孙方等就郑玄受学。”师从于东汉著名的经学家郑玄门下,从而积累了深厚的经学根底,清河崔氏好学之风自此更世不变。正因为崔氏家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代有才人,才使其在经受了重创之后仍然能家道不堕。

能再次振兴家族的崔光即是“家贫好学,昼耕夜诵”,他因精通经学,曾任太子少傅、国子监祭酒。崔光不仅经学方面有造诣,而且在史学方面也颇有建树。魏文帝太和六年,与秘书丞李彪共撰国史,后李彪解职,史事由崔光专任。崔光年老多病,但仍然自强不已,以撰述魏史为己任。即使在临终时他对自己未完成的修史工作仍留有遗恨,对其子侄说:“史功不成,殁有遗恨”。崔光对史学的热衷及认真负责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崔鸿的史才与其伯父不相伯仲,上文已提到崔鸿在做官的同时被委以史事,撰修起居注与国史:宣武帝景明三年,敕撰《起居注》;孝明帝正光元年,朝廷又命他担任孝文、宣武两朝《起居注》的主笔;正光五年受诏修国史,也就是接替其伯父未竟的任务。崔光在临终前把他的侄子崔鸿推荐给了孝明帝,让崔鸿继续完成魏史的编撰,足见崔光对崔鸿能力的认可。正是因为崔鸿本人的才能,加上家族教育及好学之风的熏陶,尤其是其伯父崔光的影响,使他在史学方面取得了傲人的成就。

崔鸿“少好读书,博综经史”、“弱冠便有著述之志”,他生在北魏太武帝跖跋焘统一北中国,结束了五胡十六国分裂局面之后,见前朝史书都成一家,粲然可观,再无下笔处。遂把目光投向了十六国史,当面对十六国“并因世故,跨僭一方,各有国书,未有统一”的局面时,他的志向就是要修撰一部全面的、系统的记述十六国历史的著作。

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军事成为关乎国家存亡的头等大事。虽然这一时期“战争相寻,干戈是务”,但这时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己经接受了一些汉族文化,认识到汲取前朝往代兴亡成败的经验教训以为借鉴的必要性,以及让本朝短暂的王迹能彪炳史册、正统名分的重要性,所以十六国时期的少数民族首领即使短暂登基,也都纷纷设置史官,组织人员编修国史和前朝历史。因此,各国都留下了一些国史。北魏统一北方后,这些史书被搜集到官府,成为北魏官私修史的重要资料。

北魏承接十六国而来,他们的统治经验、教训,在史学家看来,对统一北方后的北魏更为有用。所以比起十六国中的少数民族统治者来,北魏统治者把设史官、修国史,看得更为重要。

这也正是崔鸿修撰十六国史的目的。北魏尽收十六国的国史,为崔鸿写史准备了充足的史料。但这些国史都是在尖锐激烈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风云变幻的政治斗争中留下的,史书质量良莠不齐、体例不一,史料的真实性也难以保证,所以崔鸿决心以统一的体例记载各族国的历史。

崔鸿的著述工作开始于宣武帝景明元年,当时正逢北魏政府迁都洛阳不久,资料大多散失,这给编撰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到正始三年年底,完成了《十六国春秋》的初稿九十五卷,还缺少记载成汉李雄父子史事的“蜀录”。为了撰写出史料翔实的“蜀录”,他多方搜求曾出仕成汉的史学家常璁撰写的《蜀书》,在正光三年才在江南得到,于是写成蜀录五卷。加之先前完成的九十五卷正文,序例一卷,年表一卷,共一百零二卷的《十六国春秋》至此全部完成。《十六国春秋》记录了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南燕、夏、前凉、蜀、后凉、西秦、南凉、西凉、北凉、北燕等北方十六国的史实。

但可惜的是,这部巨著在北宋时便散佚了。清朝人汤球选用与《十六国春秋》同载于《隋书经籍志》的《十六国春秋篡录》为底本,汇集《晋书》张轨、李翯等传及刘渊等《载记》及原书散见于各书中的其它材料,辑补写成《十六国春秋辑补》一书。当代历史学家金毓黼认为,汤球的《十六国春秋辑补》“可谓史学界之一发见矣。”因此,汤球的《十六国春秋辑补》成为人们研读崔鸿原书的依据。本文也以汤本为主对崔鸿的《十六国春秋》及其史学思想进行研究。

《十六国春秋》以纪传体的体例记述了十六国的史事,有序例、赞、表等,体例完备。

在《魏书崔鸿传》、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序例》中,都言及崔鸿在《十六国春秋》中:刊十六国遗载,“为之赞序,褒贬评论”,也就是说在崔鸿原著中有序、赞,并兼有褒贬之论。论赞,是纪传体中评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一种体例。通过这些论赞,可以帮助后人了解古代史事,也可以借此知晓作者所持立场和观点。崔鸿原书的论赞也应属于纪传体中论赞的形式。由于原著的散佚,

在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中只有两处“崔鸿曰”的论赞形式,虽然这使我们对崔鸿的一些观点和思想无法发掘,但也已说明崔鸿原书体例的完整性。崔鸿在给世宗的上表中曾说:“臣又别作序例一卷,年表一卷”,即崔鸿在原书中曾设有年表。“表”是用来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和无法列入列传的人物,首创于司马迁《史记》。

刘知几认为在战国纷乱的年代可以用“表”以统其时,使各国的事件一目了然,但在一统之世,用“表”则属芜累。五胡十六国这一段时间,在我国的历史上,可以说是各族纷争最为频繁、淆乱的一个时期,崔鸿在《十六国春秋》中用年表的形式使纷繁的十六国史事清晰明了,实是明智之举。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史学研究(史学研究方法有哪些)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