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跨学科研究(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例子)



文学跨学科研究,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例子

“讲好中国故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有着密切的联系。为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加强高校学科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提升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水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将举办以“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的跨学科深研会。会议邀请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刘亚猛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李孝英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史安斌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彭泗清教授、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汪晓云教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林升栋教授于2022年12月4日(周日全天)在线举办跨文化传播的跨学科对话

对话除安排六位发言人各1小时的专题报告(含报告45分钟+互动提问15分钟)外,还在下午所有报告结束后安排了研讨与总结的时间(30分钟)。跨学科对话上午开幕由学院领导致辞,下午研讨时间邀请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单波教授谈《作为跨学科对话领域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对话欢迎来自不同学科的老师、学生和社会人士参加!由于不同学科有不同的视角,甚至同一术语在不同学科中的内涵也不尽相同,为了让跨学科对话获得理想的效果,本通知提供六位发言人报告题目、纲要及其相关的代表作,参会者可事先阅读相关资料:

#1

● 刘亚猛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 报告题目:修辞意识与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

● 报告纲要:对外传播话语应该被看成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或修辞产物。在构思及构建“中国叙事”的过程中,有几个关键问题将决定所讲的“故事”能否入耳入心:对外话语的构筑所预设的是什么样的修辞语境?应该以哪些个人或群体作为目标受众?如何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发现可资利用的说服资源、采取不同的互动策略?或许,“实现中国叙事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转变”的最便捷途径并非加强对渠道、结构、平台等硬件的投资,也不是对一个共知、共情、共通、共享的理想世界更为恳切的呼唤,而是实实在在地提高“中国故事”讲述者尤其是“话事人”的修辞意识。

● 推荐阅读:刘亚猛,《西方修辞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2

● 李孝英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 报告题目: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策略与国际传播——以中医药为例

● 报告纲要:中国传统文化要“走出去”,就要融入其它国家的文化和语境当中,才能提升国际社会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其中,语言的转换和翻译至关重要。中医典籍翻译的关键是这些文献中隐喻性语言的解读,没有得到阐释者和翻译者的足够重视。作者将以阴阳、五行及《黄帝内经》书名翻译为例,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中医药文化)翻译策略,并将聚焦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路径。

● 推荐阅读:李孝英,《中医古籍中情感隐喻的认知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22年。

#3

● 史安斌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 报告题目:乌卡(VUCA)时代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转向和实践创新——以“数字华流”为例

● 报告纲要:2009年以来,以“外宣国家队”为主体及其复合梯队形成的“1+6+N”的出海模式在“乌卡”时代遭遇了严峻挑战,而以Tik Tok、起点国际、米哈游、SHEIN为代表的民间企业“四小花旦”在网络空间却掀起了一股“数字华流”,为推动中国国际传播的转型升级开辟了新的有效路径。从整体、宏观和历史的视角来把握这一从“数字媒体平台”上升至“数字生态系统”的深刻变化,中国数字媒体平台走出去不应是“单兵作战”,而应是一个数字地缘政治意义上的模式之争与系统之辩。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需以“数字丝绸之路”倡议为引领,推动和深化“模式出海”,建立更加开放、共享、包容的全球数字生态。

● 推荐阅读:史安斌、朱泓宇,《数字华流的模式之争与系统之辩:平台世界主义视域下中国国际传播转型升级的路径与趋势》,《新闻与传播评论》,2022年第5期。

#4

● 彭泗清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 报告题目:如何讲好中国品牌故事?——场景的视角

● 报告纲要:大多数中国品牌并不缺少精彩故事,但是,有好故事≠可以讲好故事。当场景设定之后,故事发生发展的时空语境和外部情势就被限定了,故事只能在场景的“容器”中展开。华为在2019年和2015年曾分别用“伤痕累累的战斗机”和“伤痕累累的‘芭蕾脚’”的场景,向国际社会讲述“我是谁”,其背后的叙事逻辑与潜在假设是不一样的,所唤起的品牌认知与品牌情感也明显不同。它们分别体现了中国品牌讲述自身成长故事时的两种典型模式:战场模式与赛场模式。如能超越这两种典型,构建与消费者一起成长的故事,将更能打动人心。

● 推荐阅读:彭泗清,《超越“战场”与“赛场”,中国品牌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2019年10月刊。

#5

汪晓云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 报告题目:从发生学看中西戏剧的异同

● 报告纲要:京剧、昆曲、戏曲脸谱是中国文化的标示性符号,西方人看戏曲,看到的是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古代戏曲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征?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何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异?作者从人文科学发生学视角揭示,西方戏剧在发生学的起点古希腊戏剧时期,亦具有中国古代戏曲同样的形态与功能。中西戏剧皆具有从仪式演变为艺术的发生学规律,仪式表达集体性情感,艺术表达个体性情感。在社会历史巨变造成艺术从仪式分离后,中国戏剧回归集体性情感,在艺术形制上延续了古典戏剧以歌舞沟通鬼神的仪式性、虚拟性特征;西方戏剧强调个体性情感,在艺术形制上转变为现代戏剧以语言动作表达个体情感的艺术性、真实性特征。

● 推荐阅读:汪晓云,《从仪式到艺术:中西戏剧发生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

#6

林升栋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 报告题目:“悦服”与“说服”之间——中西传理溯源

● 报告纲要:说服是传播学的元命题。“悦服”和“说服”之间展现出中西方早期各自的传理脉络。悦服的宇宙观基础是自然物之实中有虚,社会理想是德治,以“物之性”推类,用天人感通推理,借助意象影响对方,目标是心悦诚服,悦为解脱之意。说服的宇宙观基础是存在论和实体论,社会理想是法治,以“物之象”归类,用主客相分推理,借助形式展开辩论,目标是愿辩服输。前者重心服,后者重口(言)服。讲好中国故事需注意两种传理的切换。

● 推荐阅读:林升栋等,《中英文同款广告的符号与眼动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年第11期。

阅读上述材料后, 如有兴趣,愿意参与提问与讨论,请与普同学(pfl0825@qq.com)联系参会事宜。

深研会将控制线上参会的人数规模,以保证与会者能够充分互动与研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2022年11月

编辑丨陈澜萱

指导教师丨林升栋 张晓波

文学跨学科研究(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例子)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