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氏(管氏翅吧)



管氏,管氏翅吧

由管锡云先生撰写的《管窥小窑五进士》一书出版,征作者授权同意,决定在“辉映齐鲁”(原文艺日照)公众号开辟专栏,分期连载《管窥五进士》,每个星期分二至三次发布以飨读者。

第二章 家训家风 铸就品性

管氏“一门五进士”的出现,是与其家训家风的养成分不开的。城阳管氏的家训家风可以概括为“耕读为业、教育为本、修身为要、家国为重、仁善为怀、诗书为情”。

一、耕读为业。

管氏先祖深知,家族的兴旺,经济为基础,读书是路径,从管徥起就立下“耕读为业”的治家祖训。

实业立家。《城阳管氏族谱》序中有“虽置身他乡而故土之念未忘”“因兵乱又迁丹阳复迁海州转徙流离,与族人话旧事,未尝不泣数行下也”之句,足见管氏先祖深知颠沛流离之苦,而倍加珍惜安居乐业的生活。因为他深知,家族的发展首先要有好的生存环境。

管氏先祖管仲,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成功的改革家,也是商人从政的成功代表,还是重商思想的代表人物。城阳管氏遗传着家族的基因,勤于劳作的同时,也在依靠经商,发家致富。城阳管氏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在田野上辛勤劳作,同时烧砖制瓦、植桑养蚕,这在当时已经是商业化比较高了。后来又经商,搞长途贩运,加快了财富的积累。管廷献曾祖管瑾一家,二哥管瑼和四弟管璮脑瓜灵活,按家族分工,负责经商。

有一年秋季,管瑼在日照县岚山头做海货生意折本,滞留在当地。管璮连夜赶来处理。空车回家的路上,他们看到当地辣椒质优价廉,就买了满满一车,回家后获利数倍。二人经商的信心大增,又作了分工,管璮为主负责筹划,管瑼辅助。这样生意越做越大,不断积累了财富,为管氏家族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难能可贵的是,管家富而不骄,严以自律,富而求进,把钱财用在了正途上。

二、教育为本。

一个地处偏远山区的小村,能一门出五名进士,与家族对教育的重视是分不开的。“耕读为业”,在积累了财富的同时,管氏家族把“读”放在了头等位置。管镇不惜重金聘请教师办学,对老师礼遇有加。有一次,因为教书先生一句“小牛肥嫩”的话语,管镇尽管舍不得,还是把小牛杀掉做给教书先生餐用,教书先生深为感动,岂有不尽力之说。管氏族人也对子女言传身教,做出榜样。

管象晋父亲早逝,母亲岳夫人十分重视对管象晋的教育,白天让儿子和管象颐同堂学习,晚上让儿子在身边背书,儿子稍有懈怠,就教训道:“你父亲临终嘱咐,少年负志,立身科名,你忘了?”

有人概括管氏“一门五进士”的成功之因是:“尊师重教,家教严格。为求学而不惜耗银。父教子、兄训弟、子弟切磋,克专克精而底于成”。管氏子弟在这样的氛围里,也都十分努力。管象晋六岁入村学,读《论语》日进二十五行。一次亲戚杨君来做客,以“石榴”为题让管象作“对”,管象晋应答“玉藻”,其时他正在读《礼记》之《玉藻》篇。1918年,岳夫人被国民政府总统授匾“簪珥施仁”,其仁德和教子有方得到高度赞扬。

三、 修身为要。

管廷献曾手书条幅:“存心要公平,行事要忠厚。居必择邻,交必择友。治家以勤俭为先,待人以谦和为首。远不义之财,戒过量之酒。官粮须要早完,祖业务当谨守。常思以往之愆,时防未来之咎。若能行之终身,必为天地所祐”。从很具体的如何做人做事阐释了修身齐家的道理。他在《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中强调“择善而从”的智德,知识和学问是在其次,把“德”融入其中。

管廷鹗在朝考卷《夙夜惟寅论》中说:“夫惟惕惟严,战兢自矢一念,必祛其戏豫,亦念念备懔。夫旦明一时,必切其斋庄,亦时时胥深其戒惧心。”警示自己也提醒别人,时刻保持警惕性,严格要求自己,坚决去除嬉戏安逸。管廷鹗在《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语出《论语·为政》)中,围绕把孝悌作为施政的指导思想和孔子认为这就是参政的观点展开论述,得出敬亲友兄“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的论点是正确的。

管氏五进士爱民如子,与此不无关系。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意为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 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管廷鹗在《惟义所在》一文中,则强调“以义为质”“义守其常”“义达于变”的观点,从而最终达到言必信、行必果。

《孟子·告子下》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管象晋借题成《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一文,他说“按之当今之务,日念此熟而不敢暇逸者也。不然,天既苦之、劳之、饿之、空乏而拂乱之,尚何曾益之有哉?”鼓励人们每天都念诵孟子的这些名言警句,熟记于心,并落实在行动上,不能安于现状、故步自封、贪图安逸,不然只是受苦受累受饿受难又能如何?他还说“天欲平治,舍我其谁乎?读圣贤书,躬耕钓事,而吾道之将行。日而省焉,安逸敢自耽也?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集思广益,无闲于终身焉耳”。

提醒自身,同时也鼓励他人立雄心大志,读万卷书,做事亲力亲为,经常自我反省,不贪图安逸,成就事业。管廷鄂晚年仍执着于修身悟道,做人操守更加严谨。他说“末世以奔竞、揣摩为贤达要旨。然名气日滥,廉耻道消。一旦临巨变,决危疑,于忠孝大节,能不夺者鲜矣!此国家之忧也”。

晚清时期,腐败怠政已成风气,管氏“一门五进士”能够独善其身,忠于职守,报国忧民,造福百姓,与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养成是分不开的。

四、家国为重。

管氏“一门五进士”从偏僻山村起步,走上仕途。这时正值晚清时代,外忧内患交织,民不聊生。他们深知百姓的疾苦和所思所想,为国分忧,为君建言,为民代言,为人办事。

管廷献殿试时,在对策中说“臣尤伏愿皇上天行不息,日进无疆。究历代治功之得失,而揆时度势,经画必协其宜。德性克尊,而益勤讲学;时艰思济,而弥切旁求。源清流清,表正影正,行见膏泽洽乎万姓,威德畅乎八诞,则我国家亿万年有道之长”,言之切切,期盼皇上勤政为民,求新图变,恩泽百姓,造就王朝万年基业。把希望寄托在没落的封建王朝和皇帝身上,肯定是幻想,是无法实现的,但从中可以看出一个青年学子祈盼国泰民安的强烈愿望。

中日甲午战争后,割地赔款,中华大地山河破碎、灾难深重、民不聊生,而此时腐败的清政府仍然挥霍浪费、奢靡无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管廷献毅然上书,在《请节靡费以裕帑储而培元气折》中,请求节制财力支出,涵养财力,充实国库。文中建议“为今之计,宜饬户部将现在岁支之款,与乾隆以前岁支之款彻底清查,认真比较。

昔有而今无着何款?昔无而今有者何款?同一款也,减于昔者何事?增于昔者何事?逐款分晰,出具案语,汇造清册呈览。其昔有而今无者,不计矣;昔无而今有者,概从裁撤。即今昔有,而其事徒为具文,无关实用者,并可酌量暂行停止。皇上亦宜求俭约,所有宫中用度,一概规复旧制,不使稍有增加。”肃亲王隆懃正在休假,见到此文,带病入朝,请求皇上按照管廷献提出的办法做。可想而知,在腐朽透顶的清政府那里,这样情真意切、言之凿凿的奏折,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可以说,无论是管廷献挺身而出上书光绪皇帝抨击李鸿章,还是管廷鹗改革教育、管廷刚在广西清除匪患、管象颐在江南省清理财政、 管象晋力阻盐由官卖,都体现出管氏“一门五进士”报国为民的情怀。

五进士出自民间,保持了良好的操守,为政清廉,在晚清浑浊的官场中独树一帜。乐山等人在《管廷献入名宦祠并宣清史馆国会议员公呈》中,称赞管廷献“该故道内树宽明,外施简肃,苞苴(喻指贿赂)以绝”。管廷鹗“秉性介特,持躬廉俭,服官三十年,不尚结纳,不通声气,绝迹津要”,虽身跻贤士,却能力戒奢侈,力行廉俭。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户部改为度支部,下设十司,制用司总管财政支出,管象颐担任司长,在众人眼里这是个肥差。管象颐任职期间,对公务小心翼翼,时时处处按规章办事,不讲情面。对自己严格自律,两袖清风。他说“天下仓生,滴血汇海,我不能上负国,下负民”。

五、仁善为怀。

管象颐曾言“为善最乐,活人便佳”,体现了管氏乐善好施的品德。管氏世代为人忠厚,乐于济民助人。管镇对一些贫病乡民做了许多舍药施棺、借钱免还的善事。陕西巡抚岑春煊称赞管廷献说“联集京员捐助陕西义赈数万金。该员于严风朔雪中,亲往被灾最重各属散放,以补官赈所不及,饥民全活实多”(见《奏请管廷献留陕委用事片》)。管廷献 “自云以寒儒手散数百万金钱与贫民,为平生第一快事”。

莒县西部地势较低,每当秋雨积水,洛河水上涨,上下几十里汪洋一片。沿河各村各筑堤坝,各自为政,多次发生诉讼案子。管廷鹗亲赴各地,勘定河水走向,发动修筑河堤。各村限于工程大、资金缺、事难办,没有敢答应的。管廷鹗在继续引导的同时,自己带头捐钱,乡民被其打动,纷纷出钱出力,很快完成了工程,消除了水灾隐患。管荣祺在《管象颐行状》中回忆父亲说“前后倡办义赈数百万金,自捐者亦及万金,多署无名氏。医学最精,有求必立应,或舍药,或施方,全活者不可以数计”。管氏家族乐善好施,广获赞誉,管廷献、管廷鄂父亲管景颜的堂兄弟管景河,其妻汤氏,1921年捐款五百大洋捐助湖北灾民,大总统徐世昌题“乐善好施”匾额,所立石碑现仍立于管氏祠堂西北侧。

六、诗书为情。

“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管氏先祖虽非书香门第,但立下“耕读为业”祖训,重视后代教育。后辈人自幼受此熏陶,养成读书作文的风气。管氏五进士学富五车,才华横溢,在诗、文、书诸艺术门类皆有成就,写下了大量文章和文学作品。其试卷、奏章等论点鲜明、论据充分、逻辑严谨、语言犀利、切中要害。其散文和赋用词优美、壮阔大气,读来荡气回肠;其诗歌饱含感情、对仗工整、朗朗上口。其书法自成体系,《莒县书画志》将其称作“小窑管氏书画世家”,谓之:管氏书法的传承已成体系,不妨称其为‘管体草书’”。管氏“一门五进士”,均有诗文书法墨迹传世,今莒县博物馆就有管氏的书法作品真迹。日照市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刘军华也收藏两幅管廷献的作品,被收入《书香墨韵——日照市古籍普查书画选》。

2011年12月24日的《联合日报》刊发了刘汉中提供的管廷鹗散文《刘彦和撰文心雕龙赋》及译文。在编者按中说“管廷鹗的赋文内容宏阔,以文学史上十几位著名的作家、文学家作比,赞颂了刘勰对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精辟见解、探索精神和无与伦比的贡献。写法上,发挥赋题文学的优势,句式工整、语言华美、声律和谐。使我们读后,在深悟文章思想内涵的同时,充分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作者风采

管锡云先生是原日照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市文旅局一级调研员,现为日照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管氏(管氏翅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