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

为进一步加强学习与社会的联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为国家输送更多有用人才,5月26日,新京报社与中国传媒大学正式签署《中国传媒大学“就业育人基地”合作意向书》(以下简称《意向书》)。

今后,两家单位将本着资源共享、相互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在人才培养、就业指导、人才输送等各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今后,新京报将成为中国传媒大学的就业育人基地。 图/修岩 拍摄

新京报携手中传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

根据双方签署的《意向书》,双方的合作内容共有五个部分。首先,双方将开展供需对接合作。进一步畅通供需渠道,新京报将与中国传媒大学充分沟通岗位需求、业务需求及人才需求,制定招聘计划;中国传媒大学将匹配新京报的需求,优先精准推荐人才,并做好后续供需跟踪调研。

其次,双方将开展校外就业导师聘用等就业指导合作。中国传媒大学将邀请新京报人员担任“中国传媒大学校外就业导师”,参与该校组织的就业指导活动。

第三,双方将共同探索“量身定制”的联合培养、定向输送育人新模式,共商人才培养方案。其中,新京报根据发展战略提出中长期人才需求,携手中国传媒大学共同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

第四,双方将加强协同育人交流。中国传媒大学将聘请新京报成果丰硕、行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研究生导师”,聚合人才优势,开展协同育人, 助益学校提升育人质量,助益新京报提前锁定人才。

今后,双方将探索共建日常互访交流等长效合作机制,致力于在人才培养与输送、成果转化、科学研究人员交流等方面达成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新京报发起“职引未来”行动 为就业扫清障碍

双方此次的合作是新京报发起的“职引未来——我帮毕业生找工作”特别行动中的重要一环。5月31日,在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青团北京市委等单位多方指导下,新京报发起这一特别行动,以期有效地利用媒体资源,在企业、高校及社会资源之间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尽最大努力为毕业生“职引未来”。

在此次行动中,新京报将提供就业信息、推介毕业生、建立企业和高校的纽带,为就业助力;新京报将举办线上线下各种就业活动,为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答疑解惑;还将建立沟通渠道,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扫出就业困难和障碍。

据介绍,“就业育人”项目是教育部为落实“稳就业”“保就业”而组织开展的项目,旨在深化产教融合和校社合作,推动人才培养与就业有机联动,为人才供需提供有效对接。

新京报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报社正处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关键阶段,在此次行动中,中国传媒大学积极参与、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报社欢迎广大中传学子到新京报施展才华,将与传媒大学加强协同育人合作,畅通供需渠道、加强岗位需求、业务需求及人才需求沟通,并开展校外就业导师聘用等就业指导合作,探索“量身定制”的联合培养、定向输送育人新模式,共同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并不断共同探索校社联合新模式,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和报社高质量发展,成为双方合作共赢的典范。

校企合作、生涯规划 中传多举措拓展就业

今年疫情以来,中国传媒大学也多方拓展就业举措。在校领导开展访企拓岗的同时,打造“访企拓岗-校企合作-企业导师-校友助力-选拔输送”的人才培养“外循环”,与用人单位加强就业育人合作,推动人才供需对接,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此外,该校还推进实施“就业助推工程”,将学生细分为三大类11小类求职类型和帮扶需求,校院两级共同开展分群体就业指导,将毕业生实习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就业观教育相结合,帮助毕业生找准定位。

中国传媒大学学工部就业科栾天天告诉新京报记者,学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开展了大量就业观前置的活动,“就业是一个过程化的管理,它不是最终的结果。”比如举办职业生涯嘉年华,在学生入学不知如何规划职业生涯时,通过就业观前置,撒下思考的种子。

此外,中国传媒大学还开发了一套就业系统,可对学生求职意向、求职行为和最终的求职结果进行追踪,学校会对进展迟缓的就业困难群体给予帮助。在学生提交就业意向后,系统会对岗位进行精准化筛选,打包学生感兴趣的岗位信息并推送到手机。经过审核,企业也可在这套系统中发布招聘信息,预约线上宣讲会和招聘会。

5月5日,中国传媒大学学工部微信公众号刊发了《中国传媒大学致用人单位的一封信》。信中写道:“恳请各位伙伴多多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学生,通过线上方式,给学生们提供实习岗位或面试机会,相信中传学子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惊喜”“我们还有大量的学生因疫情暂留京外,他们响应号召、居家学习,默默为抗击疫情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也欢迎京内外的伙伴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给他们,中传学子们都是好样的!”

对于此次与中国传媒大学的合作,新京报亦充满期待,这也是报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这场就业大考,不仅是对大学生们的考验,也是高校、企业及社会面临的一道必答题。新京报发起的“职引未来”行动,对接中国传媒大学人才培养“外循环”和“就业助推工程”,也将为广大青年创造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

新一轮疫情之下,北京高校要求严格师生员工进出管理,校内住宿师生员工原则上不再出校。“这种情况下,我们觉得应该主动和用人单位沟通协调,帮助学生们去表达他们的合理诉求,获得单位的理解和支持”,中国传媒大学学工部部长郭婧娜说道。而这,也是当下新京报所致力于推进的事业。

新京报记者 刘洋 杜寒三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柳宝庆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