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考研(经济学考研要考哪些科目)



经济学考研,经济学考研要考哪些科目

很早以前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先驱们在崇拜市场经济积极作用的同时,还是或多或少地发现在个别场合下,也会出现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从而对自由市场制度是否像亚当·斯密所描述的那样完美无缺,朦胧之间打上一个问号。
最早对市场制度提出强烈质疑的是西斯蒙弟。他在181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中“察觉”(马克思语)到自由市场制度似乎存在两个方面的“障碍”:第一,分配不均衡。他说:“工具的进步可能导致产生人类不平等现象的趋势。”一个国家在技术和工业方面愈先进,劳动者和享受者的命运之间的不协调现象就愈严重,前者受苦愈多,后者愈可以恣意挥霍,除非国家通过一些好像和增加财富的纯经济目的相反的制度,”否则,“富人就更加奢华,而穷人必然更穷。”第二孕育着生产过剩的危险,分配不平均必然会引起消费不足,导致国内市场范围狭小从而造成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的经济比例的失调*。在他看来,比例遭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市场力量运动的盲目性和自动调节的困难。他对经济比例的保持和恢复寄希望于政府的身上,为此,他明确地反对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他说“我们所得出的结论是和亚当·斯密有重大分歧的。
继西斯蒙弟之后,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在1820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对自由市场制度显示出了某种担心。他认为,对财富增长的重要刺激因素之一,就是“不受阻碍的对全部产品的有效需求”,但他担心在商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市场力量难以使之保持一个适当的比例,从而造成已生产出来的财富过剩和贬值。因此,他坚持认为,国家应制定适当的政策,对与财富增长有关的一些因素的作用和各种比例关系加以引导。与西斯蒙弟不同的是:第一,他不认为生产过剩在自由市场制度下会无条件地必然发生;第二,他从人口原理出发,认为自由市场制度对不平等现象所负的责任微乎其微,认为平等制度既不是理想的,又不是现实的。
斯蒂格勒曾经描述过,一直到19世纪中叶,虽然古典经济学家们在理论辩论中对市场经济制度存在“戒备之心”,但总的说来,市场经济制度被人们广泛接受,因为人们相信它的优点在于它的效率,它使沙子变成金子,而没有抱怨沙子的消失和金子的出现。但是,到了19世纪中叶,经济学家们对天赋的、自由放任的竞争性市场制度的运转结果开始大胆怀疑,改良主义思想开始萌芽,穆勒就是代表人物之一。经济思想史学家罗尔指出:“在政府干预的反对者以及纯边沁主义的信徒们看来,穆勒丢弃了自由放任的理论,不仅仅是变节的行为……他的重要性正是在于他能够把理论上的折衷主义和政治上的妥协,捏合成一种为大家所公认的具有难忘内容的体系……。’穆勒在其184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对竞争市场机制的局限性提出了五点:第一,竞争的根本缺点是它不选取事物的本质,而是采取事物的外在属性,即不是价值而是价格作为核算标准。第二,在竞争中,人们不仅因为自己的工作成就而获利,而且也由于别人工作的失败而取胜。第三,竞争市场制度不可避免地产生“商业危机的商品市场状况”。第四,多数人在市场条件下仍处于悲惨的境地,因为劳动产品的分配几乎总是与劳动成反比,而大多数产品落到完全不劳动者的手里。第五,他自认为“是一个民主主义者,但决不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所企求的不是颠覆私有制,只是改良它。

当一种思想由萌芽状态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就会逐渐地趋于综合,被综合成一个新的流派。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市场的论述逐渐被理论界怀疑,特别是30年代的大危机,给这一理论以沉重打击。

经济学考研(经济学考研要考哪些科目)



赞 (0)